今天上午,教育部官方正式發布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以下簡稱“雙一流”),這也是繼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我國又一個在國家層面的教育工程。
“雙一流”名單
向上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從名單中我們看出,95所高校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北大(41個)、清華(34個)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最多。
這時候
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可能要疑惑了
怎么好像還是原來的名校?
網友熱議
1,感覺還是之前的211、985!
2,湖大哭暈在廁所,985和一堆211分在b類,心絞痛!
3,和211,985又有什么區別呢?還是那么幾個。。。
4,不管是985、211還是A36,北大清華作為社會主義的名牌大學毫不擔心自己被排在名單外。剩下的大學就排排坐吧!
5,說實話財經類院校在這方面,真的好吃虧??!
6,我校比雙一流里面一半的學校分數線高,卻只是個一流學科
……
你一定想知道
究竟什么是“雙一流”?
和“985”“211”又有什么區別呢?
什么是“雙一流”
“雙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2017年3月12日,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回答"雙一流"相關問題時表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它的性質定性就是八個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
什么是“985”工程
"985工程"源于1998年5月,目標是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首批入選“985工程”的高等學校共有9所,被稱“九校聯盟”,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什么是“211”工程
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211工程”于1995年由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
對比“985”“211”數量上有什么變化
“雙一流”大學名單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其中A類36所,B類6所。與此前39所985相比,新疆大學、云南大學、鄭州大學三所高校躋身42所一流建設高校。
與“985”“211”的最大區別在哪
“雙一流”建設不是“211”“985”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個全新的計劃。
此次“雙一流”的名單,“建設”兩字不可或缺,即“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
"雙一流"并不像985、211高校"終身制",而是"每五年一個建設周期。"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211”“985”是靜態
而“雙一流”則是動態
為什么分A、B兩類
A類
B類
據教育部介紹,將一流大學區分為A、B兩類,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加快改革、加快發展,并推動歸入B類的高校正視差距、奮起直追。
你還必須知道
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的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專家觀點
《“雙一流”建設應注重效率兼顧公平》(節選)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劉海峰
在以往建設重點大學和現在建設一流大學的計劃中,一直存在著公平與效率的問題。在公平與效率兩個方面,過去的“211工程”大學在全國范圍來說是公平與效率兼重,因為各個省市自治區至少有一所“211大學”,從布局上看還算公平。但從具體某個省區來看,一個省區的省屬高校通常只設一所“211”高校,又是只重效率。“985工程”基本上可以說是更重視效率,因為“985工程”就是追求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以水平和效率為主要考量?,F在的“雙一流”建設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我所了解的“雙一流”建設》(節選)
第二屆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原中山大學校長 黃達人
“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遴選結果既體現了堅持標準,也客觀反映了以往重點建設的成效。從遴選結果來看,原“985”工程大學都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建議名單,原“211”工程大學都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議名單。我認為,這一結果肯定了以往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已經取得的建設成效,這也是開展“雙一流”建設的一個重要基礎。
大家都清楚了嗎?